上周门诊遇到一位45岁的糖尿病患者张先生,他拿着化验单紧张地问我:“陈医生,我糖尿病才5年,怎么就查出尿蛋白了?会不会很快就要得尿毒症啊?”
最新研究显示:糖尿病肾病如今已超过肾小球肾炎,成为我国肾脏病的第一大病因。
更惊人的是,约1/3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肾脏损伤,若控制不佳,可能逐步走向尿毒症。
但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,它通常经历清晰的三步,而每一步都有机会“踩刹车”!
大家可以吧肾脏想象成是一个精密滤网。长期高血糖会让肾小球(滤网的核心部件)处于“超负荷”状态。医学上称为“三高”:高滤过、高灌注、高压力。时间一长,滤网破损,蛋白质从血液漏入尿液,就形成了尿蛋白。
早期难以察觉:尿常规蛋白这一项可能正常,因此需要我们通过做尿微量白蛋白/肌酐比值(ACR)这个检查才能发现(正常值<30mg/g)
出现蛋白尿是肾脏的结构发生了病变,而当肾脏损伤进一步加剧,比如超过一半的肾小球(每个肾约有100-120万个)硬化坏死后,肾脏就会在功能层面发生改变,比如抽血查肾功能出现血肌酐的升高!通常血肌酐开始升高——就意味着肾功能已丢失过半。
发展加速:血肌酐一旦升高,通常很难被拉回正常,而血肌酐超300μmol/L后,很多患者几年内可能快速进入尿毒症这个阶段了。
全身遭殃:肾功能下降后,可能会出现水肿、低蛋白血症,甚至肾病综合征(尿蛋白>3.5g/天),严重的出现全身水肿和不舒服。
此时治疗相对会比较棘手:需严格低蛋白饮食(0.6-0.8g/kg/天),医生通常还会联合使用列净类降糖药+沙坦/普利类降压药+GLP-1受体激动剂,这三类药既能降糖降压,又能肾保护心肾。
当血肌酐持续>707μmol/L或肾小球滤过率<15ml/min,就进入了终末期肾病,即尿毒症。此时肾脏基本停止了工作,体内毒素蓄积引发全身危机,可能会出现:
张先生听完解释后松了一口气:“原来我的肾病还在第一阶段,还有机会!”半年后他复诊时,ACR值下降了60%——这得益于他每日监测血糖和严格控糖、定期肾内科和内分泌科门诊随访。
糖尿病向尿毒症的“三步”进程,其实是一条可干预的慢速路。正如一位透析患者曾对我说的:“早知道漏蛋白是肾脏的哭声,我一定不会装作听不见”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3-0!阿森纳卫冕酋长杯冠军 7600万欧新中锋斩首球+中柱 萨卡传射
《野生世界》第四集《猩猩》登陆苹果Vision Pro,用户可免费观看
荣耀Magic8 Ultra再次被确认:完全体AiMAGE+2亿长焦,明年Q1发布
今晚7点半直播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——让我们从“课后练”变为“做中学”lehu国际乐虎官网lehu国际乐虎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