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5西普会“糖尿病管理解决方案论坛”上,中康科技商用数据事业部高级研究总监严砺寒发布了题为《糖尿病市场趋势洞察》的报告,以数据为刃,剖开了中国糖尿病市场的庞大潜力与严峻挑战。
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.48亿,位居全球之首,但知晓率、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不足40%,凸显了巨大的未满足需求。同时,用药市场规模突破800亿元,基层医疗和院外渠道快速崛起,lehu国际乐虎官网新型药物如GLP-1引领增长,并发症管理更被视为未来十年的黄金赛道,而药店也将成为未来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战场,健康管理服务将成为核心竞争力。
严砺寒以国际糖尿病协会(IDF)数据为据,揭示了中国糖尿病的严峻现状。2024年,患者人数达1.48亿,占全球首位,且患病率持续攀升,预计2050年将突破新高。更令人忧心的是管理效率低下问题,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仅36.7%,治疗率32.9%,控制率低至16.5%,这意味着超一半患者未被确诊或有效管理。
“糖尿病患者漏斗”直观呈现了这一痛点。从症状出现到有效控制,层层衰减,最终仅16.5%患者实现血糖稳定,而并发症率却居高不下(如心血管疾病14.9%、慢性肾病21.3%)。据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4版)》《世界糖尿病地图》以及IDF统计,我国每年约140万人的直接死亡与糖尿病相关,若计入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疾病、肾病等并发症,实际相关死亡人数可能约200万/年。
严砺寒指出,这并非绝望信号,而是市场潜力所在。低控制率背后,是未被挖掘的预防、筛查和干预机会。企业若能依托数据精准触达高危人群,可释放百亿级增量。
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4版)》强调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策略,包括针对一般人群、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(饮食运动)、用药干预,高危人群、确诊患者的糖尿病筛查、血糖控制、血压及血脂等综合管理,以及针对并发症患者继续控制血糖、血压及血脂,及时治疗严重慢性并发症。
严砺寒表示,尤其是筛查环节,糖尿病筛查可有助于早发现、早治疗,提高并发症的防治效果,此外通过对患者全面评估还可以即时发现糖尿病并发症和伴发病,并给予相应的治疗,这也将成为健康市场新的增长引擎。
在糖尿病的治疗层面,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,2024年,糖尿病用药市场全渠道合计规模达802亿元,院外市场贡献了1/4的销售占比。在这个过程中,销售结构也出现变化:基层医疗和院外渠道(如零售药店)重要性提升,门诊共济政策驱动下,基层诊疗人次显著增加;而零售药店虽在降血脂药、高血压用药销量上小幅下滑,但糖尿病用药逆势小幅回升4%。
药物销售趋势方面,零售药店渠道中,口服降糖化学药占比超过七成,胰岛素在B2C渠道(企业直接向个人消费者提供商品)占比较高,而以GLP-1为主的新型降糖药在等级医院占比远超其他渠道。尽管占比相对小,零售药店渠道的GLP-1仍保持亮眼的增速,SGLT-2也保持18%的增速;同时,口服降糖药中达格列净在零售药店渠道同样保持良好增长,司美格鲁肽则是新型降糖赛道里增速最高的品类。
聚焦到口服降糖药头部品种,达格列净全渠道销售规模由医院渠道带动,有明显的增长趋势;二甲双胍自从集采之后,在医院的规模缩减,院外渠道权重反倒出现了提升。而从关联订单看,口服降糖药、胰岛素与“三高”用药关联程度较高,反观司美格鲁肽则主要不是用于降糖场景,后者与肥胖适应症关联更为密切。
2030年糖尿病并发症全渠道市场规模预计达91.8亿元,较2023年增长56%。严砺寒对此表示,零售药店是院外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管理的和药品供给的重要渠道,将成为未来药店并发症管理的关键战场。药店对患者进行“疾病认知—教育—用药/购药指导—患者依从度管理”闭环管理的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。
在糖尿病管理的过程中,对疾病的监测和患者的营养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。报告显示,近几年血糖监测总规模增长,但2024年药店渠道小幅下降至19亿元;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由于血糖仪、试纸这些份额大的品种在零售药店增速放缓,而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出现快速增长,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,同比增幅达到128%。
除药品治疗以外,糖尿病患者也需要接受医学营养支持,比如改变膳食模式与习惯、调整营养素结构等。严砺寒指出,糖尿病患者容易缺乏维生素、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,但相关通用名在零售药店的关联程度不足,比如二甲双胍患者维生素B12补充率低,这也为保健品市场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。
《糖尿病市场趋势洞察》不仅揭示了1.48亿患者的市场潜力,更指明了一条产业转型的路径。糖尿病管理绝非单纯药品供给,而是关乎全民健康生活的系统工程。在这场由认知升级驱动的产业革命中,能否深入挖掘患者需求、创新健康场景、实现全域精细化运营,将成为企业分胜负的关键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