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背景下,上海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,正积极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。位于浦东新区北蔡镇的安达养护院,凭借其“医养结合”的核心优势、集团化运营的产业支撑以及精细化服务理念,成为上海养老服务领域的一张名片。本文将从机构背景、硬件设施、服务体系、运营模式及社会影响等维度,全面解析这家综合性养老机构的真实面貌。
安达养护院隶属于上海安大集团,该集团成立于2001年,是一家以医疗服务与医药经营为主体,逐步形成“医、药、养、教”四轮并进实业模式的多元化健康产业集团。截至2025年,集团旗下拥有上海市首批医保定点社会办综合性非营利性医院——上海安达医院,以及大型医药批发流通企业上海龙威医药有限公司、规模较大的零售连锁药店上海龙威大药房有限公司等核心业务板块,总资产超数十亿元,员工总数逾2000人。
养老产业布局方面,安大集团以“专业化连锁管理”乐虎国际为战略方向,已成功运营安达养护院、安达锦阳敬老院,并筹建上海安大养护院,形成覆盖中高端养老需求的机构网络。其中,安达养护院作为集团首个自建自营的养老项目,自2006年8月30日成立以来,通过整合集团医疗资源、药品供应链及康复技术,构建起“医疗+护理+康复+养老”的一体化服务体系。
政策与资质支撑,安达养护院为市级医保定点养老机构、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,并与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合作,每周安排医生巡诊,提供基本医疗及用药指导。这种“机构-社区”联动模式,不仅降低了老年人就医成本,也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效率。
安达养护院坐落于浦东新区北蔡镇莲园路359号,占地面积5247平方米,建筑面积4874平方米,绿化面积达1700平方米,与建设中的上海文化公园隔河相望,形成“城市绿洲”般的生态居住环境。院内建筑采用低密度、小体量设计,楼体间距宽敞,确保每间居室采光充足、通风良好。
居住空间,养护院提供单人间、双人间、三至四人标准间及六至八人舒适间等多种房型,满足不同经济能力与社交需求的老年人。所有房间均配备独立卫生间、空调、电视机、紧急呼叫系统及适老化家具(如防滑地板、圆角桌椅、低位开关等),部分房型还增设智能床垫、生命体征监测仪等设备,实现24小时健康数据实时传输。
公共区域,院内设有书画室、棋牌室、图书室、健身房、多功能厅及阳光房、屋顶花园等休闲空间。其中,书画室配备专业文房四宝,定期举办书法、绘画展览;健身房引入康复训练器械,由专职康复师指导老人进行肌力训练;阳光房采用全玻璃顶棚设计,冬季可享受日光浴,夏季通过遮阳帘调节温度,成为老人最喜爱的社交场所。
医疗设施,作为“医养结合”的核心载体,养护院内设医疗机构,配备心电图机、血压计、血糖仪、制氧机等基础医疗设备,并设有康复室,提供物理治疗、作业治疗、言语治疗等服务。依托上海安达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,院内老人可优先预约医院专家号、住院床位及手术资源,形成“小病不出院、大病有保障”的医疗闭环。
安达养护院的服务体系以“全周期、个性化、专业化”为特色,涵盖生活照料、医疗护理、康复保健、文化娱乐四大模块,形成“基础服务+增值服务”的收费模式。
护理分级制度,根据老人身体状况与生活自理能力,划分为一级(全失能)、二级(半失能)、三级(基本自理)及特殊护理(慢性病管理、术后康复等)四大类,对应收费标准为一级护理2500元/月、二级护理1800元/月、三级护理1000元/月,特殊护理按项目单独计费。例如,针对糖尿病老人,护理团队会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,并每日监测血糖;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,采用“记忆锚点”设计,在房间内布置老人熟悉的照片、物品,延缓认知衰退。
医疗保障体系,养护院配备注册医师与护士,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。日常服务包括健康监测、慢性病管理、用药指导及紧急救护;每周由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巡诊,每月邀请上海安达医院专家进行医疗查房,每年为老人安排全面体检。养护院与周边三甲医院建立绿色通道,确保突发疾病时能在15分钟内送达医院。
文化娱乐服务,以“促进社交、提升幸福感”为目标,养护院每日组织晨练、手工制作、歌唱比赛等活动,每周举办健康讲座、电影放映,每月开展生日会、节日庆典。例如,春节期间,老人与工作人员共同包饺子、写春联;重阳节时,组织“银龄才艺秀”,鼓励老人展示书法、舞蹈等特长。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精神生活,也帮助老人建立新的社交圈。
安达养护院的成功,源于其对“医养结合”模式的深度实践、对老年人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服务品质的持续追求。在安大集团的产业支撑下,养护院实现了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的无缝对接,构建起“预防-治疗-康复-长期照护”的全链条服务体系。随着上海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建设的推进,安达养护院有望通过连锁化扩张、智能化升级(如引入AI健康监测系统)及服务标准化输出,为更多老年人提供高品质养老服务,成为全国医养结合领域的标杆样本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