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患高血压多年,58岁的汪先生(化姓)近期又查出了糖尿病。但因频繁漏服、服药时间混乱,他的血糖波动较大,还一度出现了低血糖。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,内分泌科医生联动临床药师、营养师,为他调整了用药方案,同时加入用药日记和小程序提醒,并配合饮食调整。目前,汪先生的血糖、血压都趋于平稳。
“糖尿病的治疗不仅仅是要控糖,更要关注患者全身的并发症。”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余学锋教授表示,一旦患上糖尿病,可能触发波及全身的数十种并发症,尤其是对眼睛、肾脏、神经、心脑血管、外周血管的长期损害,可导致失明、肾衰竭、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,增加患冠心病、脑卒中的风险。
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,乐虎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达2.33亿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糖尿病正在呈现“年轻化”。在余学锋看来,糖尿病的诊疗,应将科普教育贯穿于患者诊疗全过程,实现糖尿病并发症的早预防、早干预、早治疗,同时提升医务人员对糖尿病以及相关并发症的管理水平,确保临床路径同质化。
近年来,同济医院跨学科整合资源,对患者血糖管理打出“组合拳”,启动“内外兼治”的全新模式。余学锋接诊了一位60多岁的患者,因为脚部伤口久不愈合前来就诊,本以为只是擦伤,不料检查后发现脚趾发黑、感染扩散,这是典型的糖尿病足,如果不及时处理,很可能面临截肢。
“这一类患者使用抗生素,团队必须和临床药师共同商议。”余学锋表示,糖尿病足的抗感染治疗较为复杂,通常需使用2-3种抗生素,临床药师的加入,可兼顾药效与性价比。
“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,临床药师一直都在。”同济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贡雪芃表示,药学团队会密切跟踪每一位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情况,根据细菌培养结果,并结合患者的肝肾功能,动态调整抗菌药物种类与剂量,“我们要做到刚刚好,控制感染并遏制细菌耐药的发生。”
贡雪芃表示,尤其是老年人存在多病共患、多药联用的情况,用药要尽量精简,药师、医生一起为患者调整药物,可降低不良反应和多重用药的风险。为此,这一协作模式贯穿患者就诊全流程,从药物选择到用药教育,从不良反应监测到长期随访,药师全程参与。
“糖尿病的治疗目标,不仅仅是控糖,而是以患者为中心,打造个体化治疗方案。”余学锋举例,在同济医院虚拟病房,内分泌科医护可查看全院患者的血糖数据,并关注与胰岛素、胰岛素泵相关的治疗数据。对于异常血糖情况及时调整方案,同时也会每天早晚各一次全院巡泵。经过院内胰岛素泵治疗,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缩短至2.1天;血糖高的外伤患者能尽早接受手术、伤口可尽早愈合。
此外,临床医生会同时关注患者的血糖、血压、血脂、体重,实现“四高共管”,部分患者可实现糖尿病“缓解”,即在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。
余学锋表示,从智慧病房到医药联合门诊,从个体化方案到心理营养支持,同济医院的探索为糖尿病慢病管理提供了新模式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新闻发布会,展示一部中国手机,称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手机,并现场秀起中文
李想落泪感谢王兴,回应“24岁身价过亿”“理想MEGA造型像棺材”等,透露家里老婆管钱
广东“鳄鱼女神”修鳄鱼池欠工程款,2500斤鳄鱼被法拍:“需自行负责抓捕”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